商业快评|生成式AI为巨头游戏,创业公司不应盲目跟风

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

2月22日,百度发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。财报发布后,百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通过内部信表示,百度即将在3月份推出新一代的大语言模型“文心一言”,这也是继“文心一格”之后百度的又一个生成式AI产品。

那么李彦宏的底气从何而来?

底气来之百度在AI领域长期的战略定力,由此造就其综合性的AI实力。

其实早在2013年,百度CEO李彦宏便对AI的想象空间充满信心。彼时,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落地,正式开启了漫长的AI征程。

在过去十年中,百度在AI领域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压强式、马拉松式的投入,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。每年研发占营收的比例都在15%以上,正是如此巨额的投入,给百度带来量变到质变的飞跃,百度从芯片层到框架层,从模型到应用层,进行AI全栈技术布局,沉淀技术的综合优势。这使得百度具备了人工智能全栈式布局,其中就包括大语言模型“文心一言”。

,

欧博代理开户www.aLLbet8.vip)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。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、Allbe代理、Allbet电脑客户端、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
,

其实,chatgpt一经进入市场,在这股生成式AI热潮下,投资人、创业者们,都渴望做一个openAI出来。除百度之外,各大厂也在争先恐后地表决心,不只把ChatGPT视作2023年的第一个风口,更是值得下半生All in的事业,动辄百亿豪赌,压上全部身家。阿里巴巴、腾讯、京东、字节跳动、快手、360、网易、讯飞、华为纷纷入局,虽然各自侧重的业务不同,但是大厂之间就ChatGPT所代表的AIGC技术能力达成了共识。

但ChatGPT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的“游戏”,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——嫌贫爱富。

根据公开资料,基础模型GPT-3.5训练一次需要花费300万-460万美金,这显然不是普通企业所能承受的。而且,随着模型能力提升,参数持续优化,训练的成本还会不断增加。如今,ChatGPT训练一次的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。小冰创始人李笛也曾公开表示“如果按照ChatGPT成本来考量的话,每天要烧3亿人民币,一年要烧一千多亿。”

同时,众所周知,模型训练除了贵,还有另外一个特点,那就是短时间内是看不到回报。就算有了商业变现,还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继续训练,投入更多的资金,创业公司根本无法承担。

《财富》杂志近期报道称,微软投资OpenAI 总计100亿美元。而在此之前,OpenAI成立七年多的时间里一共收到了40亿美元的投资。资金门槛阻断了创业公司复刻ChatGPT的路径,此外,创业公司能用于模型训练的资源同样受制。

从人才的角度来说,ChatGPT 团队规模不足百人(共 87 人)。分析发现,其显着特征是“年纪很轻”、“背景豪华”、“聚焦技术”、“积累深厚”、“崇尚创业”和“华人抢眼”。该团队平均年龄为 32 岁,“90 后”是主力军。团队成员绝大多数拥有名校学历,且具有全球知名企业工作经历。从成员毕业高校分布 看,校友最多的前 5 大高校是斯坦福大学(14 人)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10 人)、麻省 理工学院(7 人)、剑桥大学(5 人)、哈佛大学(4 人)和佐治亚理工学院(4 人)。另 外,该团队有 3 人是我国清华大学校友,即翁家翌、赵盛佳、袁启明。可见,在 ChatGPT 团队中,不论是来 自其他企业,还是作为应届生加入的人员,他们的背景都相当“豪华”。这样高精尖的人才,要落地国内企业,显而易见也只能由“大企业”接招,中小企业只能望尘莫及。

添加回复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